首页

sm 小刚

时间:2025-05-30 00:14:37 作者:京浙两地文化符号展亮相 呈现地域风物与生活美学 浏览量:21611

  中新网崇左3月28日电 题:广西龙州:一朵黑木耳种出边民好“钱”景

  作者 杨陈 黄华江 邓丹霞

  春明景和,阳光正好。近日,广西崇左市龙州县武德乡科甲村隘口屯黑木耳种植基地里,黄柏芬正指挥大家忙着采菇。放眼望去,种植基地里整齐地摆列着菌棒,菌棒周边均匀地长满黑木耳。村民们拿起菌棒,用手从上到下轻轻一削,就把木耳“顺”到桶里。

  “基地目前最多一天请有70个村民来干活,采收湿木耳37吨。”黄柏芬是武德乡科甲村人,在外务工多年后选择回乡创业,2019年在村里办起电器配件电线圈组装就业帮扶车间,吸纳村里20多个村民就业。

广西崇左市龙州县武德乡科甲村隘口屯黑木耳种植基地里,民众采菇忙。龙州县融媒体中心供图

  近两年来,龙州县实施“菇业守边”行动,发挥广西龙州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,鼓励村民发展食用菌种植,拓展增收渠道。“村里有产业,村民在家门口才能更好地就业。”在运营好就业帮扶车间的同时,2023年,黄柏芬以5年为期跟村民租下80亩地,做好喷淋等基础设施,向广西龙州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购买培育好的77万棒黑木耳,于今年1月中旬下地种植。

  “菌棒和喷淋设施都有补贴,乡政府还帮打了水井,解决了产业发展的用水问题。”黄柏芬告诉记者,广西科技特派员、企业技术人员还多次过来,指导田间管理和种植技术,基地的黑木耳长势良好。

  “我们不仅给农户提供优质的菌棒和技术支持,企业还以保价或者以市场价的形式回收产品。”广西龙州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云鹏说,在产业发展上企业除了扶农户“上马”,还要切实保障农户受益。

  “一般11斤湿木耳就能晒出1斤干耳。现在干耳统货卖26元一斤,一级品可卖到33元一斤。”黄柏芬跟记者算了一下账,按现在的市场价,黑木耳基地亩产产值达3万元以上。“今年菌棒下地种植晚了一点,往后秋冬季如期种植,加上管理成熟,亩产产值可达4万元。”

  “不用出远门,在家门口就能务工,干活顾家两不误。”今年春节,外出务工的村民刘秀红回乡后,就被聘请在基地干活,从菌棒摆放到管理再到采收,工作样样拿手。像采木耳,一天能拿200至300元工钱。

广西崇左市龙州县武德乡科甲村隘口屯黑木耳种植基地里,民众采菇忙。龙州县融媒体中心供图

  “还是当天工钱当天结。”一旁的村民邝元清笑着接过话,菇多人手不够的时候,还得请本乡保卫村等村屯的民众来帮忙。

  食用菌产业是龙州的一大特色产业,当地充分发挥好企业联农带农作用,资源优势转变成了产业优势。龙州县位于中越边境。2023年以来,“菇业守边”食用菌种植项目在龙州县武德、下冻等5个边境乡镇铺开,当地发动边民种植黑木耳、毛木耳、猪肚菇等食用菌114.7万棒,每户每年增收1万元,探索出一条边民增收的新路子。

  “我们持续推广‘公司+能人+基地’的模式发展食用菌产业,不断扩大联农带农效果,推进兴边富民、稳边固边。”龙州县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站站长、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李琛介绍,2023年龙州推动全县年种植食用菌面积53万平方米,产量6053吨,产值5426万元。

  “今年5月份黑木耳收完后,我们又将在基地发展蔬菜和玉米产业,到了秋冬季又将种新一轮黑木耳,以这样的循环确保土地不荒不闲,时时有活干,四季有收入。”黄柏芬说。(完)

【编辑:张子怡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方: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当得到尊重

据了解,该公司正启动建设年产2万吨微生物蛋白的项目,生产装置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试生产。达产后,其生产的蛋白质产品相当于10万头奶牛和2000万只鸡,可减少1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,将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、环境效益、社会效益。

控制饮食如何影响健康和寿命?国际最新小鼠研究有重要发现

“以文学为桥梁,使更多西方国家了解中国,让我对从事翻译中国经典和当代小说感到非常自豪。”蒲华杰说。他也认为,从事跨文化教育工作“很有价值和荣誉感”。

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:外企高管看好中国的哪个领域?

2024“中国电影周”(维多利亚州)首映式在澳大利亚本迭戈市举行

浙江“红美人”何以持续走红?“富民果”成就大产业

“参加合唱团可以说是我在中学时期最努力的一件事了。”陈日天玩笑道。他们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纪,练习累了也会嬉笑玩闹一阵。有段时间他们在练习一首比赛自选曲,“不论在哪,只要有人开个头,大家立马便会心领神会异口同声地唱下去。”陈日天说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